脾虚

更新时间:2024-09-10 15:24

脾虚是中医脏腑辨证中的常见证型,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等类型,主要由饮食、生活方式、精神、疾病等多种因素引发,导致脾脏阴阳、气血不足功能失常。高危人群为先天体弱和长期久病的人群。

病因

脾虚可因饮食、生活方式、精神、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造成其运化、升清、统血等正常生理功能失常,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发病原因

平时进食没有规律或不节制,如暴饮暴食,过量食用生冷、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物,都会对脾脏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导致脾虚的情况。

过度疲劳可耗损人体的气血,脾脏不能得到充足的养护,进而导致脾虚情况。

长时间存在过度思虑、精神紧张或抑郁等情况,不仅会影响食欲,使得脾脏得不到充足的水谷精微的养护,而且也容易导致气机运行不畅,影响脾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脾虚。

如果长时间存在呕吐腹泻等症状,或者在久病之后,使得脾气不断损伤,造成脾虚情况。

患者先天体弱人群,因其禀赋不足,也容易出现脾虚。此外,长期或过量服用药性苦寒等对脾胃有损伤药物,也会对脾脏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脾虚。

基本病机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脾具有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而藏营等作用,即中医的脾脏可把进食的食物转化营养物质,并调节水液代谢,把这些营养物质吸收、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维持人体生理机能。

当人体存在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逸太过、六淫邪气侵袭以及其他脏腑病变等多种情况时,均可导致脾的功能障碍,出现脾脏的气机失常(气血不能正常运输),痰饮内生(津液转化为痰湿)、瘀血凝滞(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而瘀滞于体内)等。由于脾脏运化功能障碍,引发脾虚的系列症状或病证,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腹泻浮肿内脏下垂、出血等症状。

症状

脾虚包括多种证型,主要包括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不同证型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脾虚主要包括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 3 种证型,其中脾气虚证又包含脾虚湿蕴、脾不统血、中气下陷三种兼证。

脾虚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下降、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腹痛腹胀、畏寒肢冷等,不同证型的临床表现会有所差异。

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大便质稀、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可伴随腹胀、腹部隐痛、面色萎黄、排便无力等症状。脾气虚证包含脾虚湿蕴、脾不统血、中气下陷3种兼证,如在脾气虚证的主要症状的基础上还存在以下兼证症状,则可进行相应的兼证判断。

脾虚湿蕴证:常见症状包括食少便溏、口中黏腻不渴、舌苔白且厚腻。

脾不统血证:可出现便血、呕血、月经量多、牙龈出血等慢性出血症状。

中气下陷证:常见症状有胃脘坠胀不适,可在餐后、站立或劳累后加重;肛周或下腹或腰部坠胀不适,在站立或劳累后可加重;长期腹泻等。

患者常表现为饮食减少、腹部胀满、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大质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患者常表现为饥不欲食、腹胀特别是在进食之后、形体消瘦、唇干舌燥、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无力。

就医

通常情况下,建议患者就诊于脾胃病科或中医消化科,中医师根据四诊即可明确证型诊断,不同证型的脾虚患者的四诊特点各有不同。

就诊科室

脾胃病科或中医消化科。

辨证要点

脾气虚证

本证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大便质稀兼见气虚证为辨证要点。

脾阳虚证

本证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现了怕冷等阳虚症状,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畏寒肢冷、大便清稀、完谷不化为诊断依据。

脾阴虚证

本证以饥不欲食、形体消瘦、唇干舌燥、手足心热兼见阴虚证为辨证要点。

中医诊查

中医脾虚诊断,常需结合四诊中的舌诊和脉诊,包含看患者的身体外、舌质与舌苔情况等;闻语音强弱等;问患者发病诱因、发病的经过、现在的情况、既往病史等;切脉解脉象等。

鉴别诊断

脾虚等脾脏病变常需与胃部病变相鉴别,脾病多虚、胃病多实,与脾虚不同的是胃的病变多表现为胃气上逆等方面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胃胀或痛、嗳气、进食后不适、恶心、呕吐、呃逆等,可通过症状帮助鉴别。

治疗

脾虚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具体证型不同,选用相应治法用药。

治疗原则

脾气虚治法为健脾益气;脾虚气陷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阳虚治法为健脾温阳。

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证型不同,治疗也不同。根据每个具体的证型选择相应的中医方药(代表方加方解)或常用中成药等进行治疗。除中药之外的,还可酌情运用用针灸等治疗方法。

脾气虚证

治法以健脾益气为主。代表方剂为四君子汤,药物组成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方中人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药白术味苦性温,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渗湿,其中白术、茯苓配合使用,其健脾祛湿的功效更为显著。同时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可起到益气健脾之功。

脾虚湿蕴证

治法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主。代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其中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加扁豆、薏仁、山药、莲子肉以加强补脾渗湿,桔梗从上焦开提清气,也载药上浮;砂仁化湿导滞兼醒脾胃。

脾不统血证

治法以益气补血、健脾摄血为主。代表方剂为归脾汤,其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这几种甘温的药物来补脾益气以生血;当归、龙眼肉味甘性温,可以补血养心;使用茯苓、酸枣仁、远志来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可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来调和脾胃。

中气下陷证

治法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主。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方中黄芪为君药,味甘微温,可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党参、白术等臣药可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当归和阴养血、陈皮可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使药物。炙甘草可调和诸药,也为使药。

脾阳虚证

治法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为主。代表方剂为理中汤,方中君药干姜可温运中焦,以散寒邪;臣药人参可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可调和诸药兼补脾和中。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以达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之功。

脾阴虚证

治法以甘淡扶脾为主。代表方剂为慎柔养真汤 ,方用君药党参、黄芪可益气健脾;白术、山药、莲子等臣药可帮助补气健脾,山药和莲子还可养脾阴;茯苓健脾利湿;白芍、麦冬等臣药可敛阴生津;五味子收敛止泻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补气健脾,同时养阴收涩,且无生湿留邪之弊。

除上述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脾虚证。该治疗方法的原则为“虚则补之” “陷下则灸之”,不同证型的患者其具体针灸方法可有所差异,如脾气虚和脾阳虚者取穴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 气虚下陷者加百会、气海、关元,重用灸法;气不摄血类型的脾虚者加隐白、血海、膈俞,重用灸法。

预后

脾虚的恢复情况与患者体质的强弱、能否消除原因、是否及时进行中医药规范化治疗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般轻症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对症治疗,恢复效果较好,通常可治愈;若脾虚日久或病情严重等,脾虚的恢复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治愈性

一般情况下脾虚患者需经过治疗或去除致病因素方可治愈,较轻的脾虚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对症治疗,恢复效果较好,通常可根治。若天生体弱或脾虚日久或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彻底而转为慢性过程,脾虚可能迁延不愈。

严重性

脾虚患者可出现脾脏功能失常、气血不足的情况,导致食欲下降、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腹痛腹胀、畏寒肢冷等症状,部分情况较重患者还可出现内脏下垂、慢性出血等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如果长时间存在脾虚情况,可影响身体其他脏腑,进而导致整个机体虚弱,还可引发其他病证。

康复

患者日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练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养生术,以增强身体正气来提高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此类康复疗法对疾病恢复有一定帮助。

复发

脾虚患者在疾病治愈后,若再次出现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绪失调等情况,则可能复发。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