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涝

更新时间:2024-03-09 03:35

渍涝(zìlào) :因洪涝而造成的地面积水 。渍涝是一种气象灾害,而暴雨只是一种天气现象。

渍涝解释

渍涝是一种气象灾害,而暴雨只是一种天气现象。一般情况而言,单次暴雨过程不易形成渍涝灾害,渍涝灾害往往是由连续性的较大降水造成的。从成灾的时间尺度来讲,渍涝要比一次天气过程的影响时间长。渍涝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包括上层滞水)过高而对农田产生危害,对旱田为土壤过湿之害,使之粘朽化、沼泽化、盐碱化;对水田为烂泥、冷浆、潜育,均难于机械化作业,渍涝在三江平原的洼地、平地、坡地、岗地均可发生,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

我国的渍涝灾害比较普遍,人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199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的长江洪灾等引起的渍涝灾害。防御渍涝灾害最为有效的措施当属兴修水利,及时让天降之水排出去,不致于土壤持水量处于较高水平。因而,从安全气象的角度来看,难度挺大,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治理渍涝技术

治理渍涝的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以“沟、管、洞、缝”为主体的“闸站干、支、斗、农,毛槽井管洞缝”系统配套体系;以排残积水为主要对象,以缝隙排水为新机理,以治理低洼水线为重点,地上地下工程结合;推广以深挖沟为关键的“深挖沟、精埋管、密打洞、多造缝”为治理模式。通过上述治理,地表残积水一日排除,地下水(包括上层滞水)雨后三日从地表降至40-60cm(水田30-50cm),雨后七日满足履带机械耕作,半个月满足轮式机械作业。渍涝对于三江平原及我国类似地区的洼地、平地、坡地、岗地均可发生,治渍对水田、旱地、草地、果园均为必要。全国有3亿亩以上渍涝低产田,推广治渍技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