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04 16:0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武汉大学的二级学院。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其实体根基源自1916年设立的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经济学系。1981年经济学系与经济管理系分设,1999年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合并为商学院。2001年原武汉大学商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教研室合并组建新武汉大学商学院,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1893-1896年)。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实体根基源自1916年设立的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

1923年,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国立武昌商科大学

1926年,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更名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成立商科经济学系、商科商业学系。

1928年,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商科经济学系、商科商业学系组建为国立武汉大学经济学系、法学院商学系。

1950年,在国立武汉大学经济学系、法学院商学系基础上成立武汉大学经济学系。

1981年,经济学系与经济管理系分设。

1984年,成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986年,分设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1989年12月,原经济学院将独立于各个系所的三个资料室、两个资料中心和一个藏书馆(1953年冬成立的经济学系资料室、1965年成立的北美经济资料室、1979年成立的人口所资料室、1982年建立的欧共体资料中心、1983年成立的加拿大资料中心和1981年建立的世界银行藏书馆)合并,成立了经济学院图书分馆。

1999年,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合并为商学院。

2001年,原武汉大学商学院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8年成立)及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经济管理教研室(1985年成立)、市场营销教研室(1994年成立)合并组建新武汉大学商学院。

2003年10月,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后。

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12月,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大楼落成典礼举行。

2012年4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协会成立。

2014年5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揭牌。

2015年3月,依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院共有12个系(所)及若干学术研究中心(所),内设7个行政管理办公室、2个教辅单位。现有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7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建设

学科涵盖经济与管理两大门类,拥有四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全部学科为湖北省优势或重点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四个一级学科均进入A类学科。武汉大学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全球前1%。先后通过AMBA、EQUIS、AACSB 三大国际认证。在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武汉大学经济与计量经济学学科位列世界第128名。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拥有2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2个部校共建机构、5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房地产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劳动经济学、统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会计学硕士(MPAcc)、工程硕士(项目管理MPM)、物流管理工程硕士(MLE)、保险硕士(MI)、金融硕士(MF)、国际商务硕士(MIB)、税务硕士(MT)、旅游管理硕士(MTA)、资产评估硕士(MV)、审计硕士(MA)、工程管理硕士(MEM)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

湖北省优势学科(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湖北省优势学科(二级学科):金融学

湖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现有专任教师278人,教授96人,特聘研究员6人,副教授102人,特聘副研究员12人,助理教授2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4%,49%的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谭崇台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晓红

纪优秀人才:陈继勇、辜胜阻、郭熙保

新世纪优秀人才:胡炳志、黄敏学、江春、李卓、李青原、李燕萍、刘传江、罗琦、潘敏、齐绍洲、汪涛、王永海、吴先明、严若森、叶初升、余明桂、曾伏娥、曾国安、庄子银、邹薇

教学建设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个、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1个、湖北省本科精品课程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截至2016年4月,学院获得世界商学院三大权威认证中的AMBA、EQUIS两项认证。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基地班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理论经济学高端战略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精品课程: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西方经济学

湖北省本科精品课程:投资学、世界经济概论、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7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建有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设有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组织营销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8月,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先后主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含重大招标项目2项和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项目20余项(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7项),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合作项目20项、985项目1项。该所研究人员先后撰著、主编并出版人口流动与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技术产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五大系列学术著作5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美)《人口与发展评论》等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科研成果30余项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孙冶芳经济学奖、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全国性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3年8月,近3年来,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所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世界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工程》、《会计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管理世界》、《统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发表论文255篇,国际会议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2篇,其中被EI/SHH/SCI共计115篇收录。在《科学出版社》等全国优秀出版社出版著作31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3项;承担横向课题48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著作奖和优秀论文奖等奖励29项。

学术资源

据2017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中诚信资讯数据库、chinascopefinancial(数库)数据平台、科学软件多媒体学习库、同花顺数据库、BvD系列数据库、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数据库、全球新兴市场商业资讯(EMIS)等数据库资源。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分馆有藏书近40万册,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期刊合订本、以及不同密级的内部资料和本院历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平均每年入藏中外文图书近5000余册,订购中文期刊近500余种,外文期刊110种,报纸36种。

《管理研究》

管理研究》原名《珞珈管理评论》是由武汉大学主管、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管理类学术集刊,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通过武汉大学的发行网络进入了全国一百多所类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或相应院系的资料室,自2007年创刊始迄今的刊物悉数由中国知网收录并发布,自2010年始被列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的首批甄选集刊进行收录及转载,每年都有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经济评论》

经济评论》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精品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该标识的视觉主体为中国古代货币——春秋铲币的外形及汉字“商”变形的轮廓融合而成,其中铲币元素形似一扇敞开的大门,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建筑图形及经济与管理英文缩写“E&M”字母融为一个画面整体,标识整个造型体现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经金融研究的专业特征,寓意经济与管理学院承袭中华几千年商业文明,在新世纪的市场经济时代立足百年名校武汉大学,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舞台,再展武汉大学现代财经教育新风采。

该标识由武汉大学校徽标识延伸而来,一脉相承,但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意象,它的形象既是武汉大学母体的又是属于经济与管理学院个体的。

社团活动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大学生群众性组织,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和院团委的直接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成立于2004年,是共青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社团管理、服务与发展组织,其主要职能包括统筹管理学院社团相关事务、提供必要的社团发展指导与服务、负责与学校管理层之间的联络沟通以及组织全校性社团活动等。

截至2014年9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专业学术、社会实践、思想启迪、文体竞赛四大类共17个学生社团,成员达1300余人。社团开展了康腾全国高校学生案例分析大赛、新经济社“策划精英挑战赛”、管理者部落“华中高校招聘挑战大赛”等一系列精品赛事,承办CINA2010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中原赛区决赛、组织参加IIBD国际案例分析大赛全球总决赛。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