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推理

更新时间:2024-05-21 17:37

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对以一般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的数理逻辑进行扩展,从而建立了模糊推理理论。是不确定推理的一种。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中有重大意义。

基本信息

从不精确的前提集合中得出可能的不精确结论的推理过程,又称近似推理。在人的思维中,推理过程常常是近似的。例如,人们根据条件语句(假言)“若西红柿是红的”,则西红柿是熟的”和前提(直言)“西红柿非常红”,立即可得出结论“西红柿非常熟”。这种不精确的推理不可能用经典的二值逻辑或多值逻辑来完成。L.A.扎德于1975年首先提出模糊推理的合成规则和把条件语句“若x为A,则y为B”转换为模糊关系的规则。此后J.F.鲍德温和R.R.耶格尔等人又各自采用带有模糊真值的模糊逻辑而提出了不同于扎德的方法。

研究发展

自L.A.Zad1965年eh提出模糊集的概念以来,关于模糊

系统的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模糊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与家电产品的制造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模糊推理是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虽然模糊推理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还没有一个可靠的逻辑基础。王国俊教授于1996年建立了模糊命题演算形式系统L~*,之后在系统L~*的框架中,从语义上为模糊推理规则构建了逻辑基础。1999年又基于只。蕴涵算子提出了糊推理的全蕴涵三I算法,这是比Zadeh提出的如今在控制领域中广泛应用的CRI方法更为合理,逻辑基础更强的推理算法。

研究价值

由于蕴涵算子的选取与模糊推理的效果密切相关,特别是互为伴随的三角模与蕴涵算子的研究对将模糊推理与模糊逻辑相结合具有重要而广泛的意义。目的就是基于互为伴随的三角模与蕴涵算子建立一种新的模糊命题演算形式系统RL,使得两类重要的逻辑系统L~*和BL逻辑都是它的扩张。在这种新的模糊逻辑中,从语构上为模糊推理三I算法构建逻辑基础,得到了模糊推理的非模糊形式。这样,就将模糊推理的三I算法纳入到形式模糊逻辑的框架之中,模糊推理过程可转化为模糊逻辑中的形式演绎,从而也使模糊推理有了严格的逻辑基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