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阿毗达磨义论

更新时间:2023-03-10 15:21

本书内容简述巴利佛教之教理,共分九品,即〈摄心分别〉、〈摄心所分别〉、〈摄杂分别〉、〈摄路分别〉、〈摄离路分别〉、〈摄色分别〉、〈摄集分别〉、〈摄缘分别〉、〈摄业处分别〉。其中,前五品论述心、心所法,第六品论述色法、涅槃法,第七品论述三科、四谛、六因等法相,第八品论述缘起法,第九品论述戒、定、慧三学之修习。各品之首别置颂文说明该品内容概要,本文则分十余段,每段皆有摄颂。

简要概述

本书之内容,除吸收佛授(Buddhadatta)《入阿毗达磨论》之见解外,也采纳觉音(Buddhaghosa)《清净道论》的学说,并加上若干新的见解而成。

作者阿耨楼陀为十一、二世纪左右之人,曾驻锡南印度之香至城(Kan~cipura ,建志补罗城)及锡兰的摩拉输麻寺(Mu^lasoma-Viha^ra)。除本书之外,另著有《第一义决定论》(Paramattha-vinicchaya)及《名色差别论》(Na^maru^pa-pariccheda)。

关于本书之注释、原文刊本及其他文字之译本等问题,请参阅附录叶均〈阿耨楼陀及其‘摄阿毗达磨义论’〉一文。

详细内容

阿耨楼陀论师的《摄阿毗达磨义论》,是南传巴利佛教中一部最精拔的作品,字数不多,译为汉文大约有三万四千字光景,文简义丰,生动地叙述了各种重要的法相,有系统地介绍了全部论藏的哲学理论,是研究整个论藏最好的一个指导手册。在缅甸、锡兰、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现在研究阿毗达磨的人,本论都被列为必读之书;有许多人还要把它全部背诵下来。在南传各佛教国家的佛学院里,也都有这门课。

就本论与觉音最著名的《清净道论》比较︰一部是洋洋数十万言的大著,一部仅是数万言的纲要书,其广略虽然有所不同,其实质可以互相媲美,在不少题材的安排上是相同的。就组织方面说,本论以最精巧的方法,把散在论藏中像机器零件一样的许多题材联系起来,有条有理,非常明确,比之《清净道论》更精密而简要。显然,这两部论著的目的和要求、次序和重点是有些不同。本论是以纯理论的分析而简明地叙述所要叙述的问题;而《清净道论》是为了更好地教导宗教实践方法和证得圣果的道路,重点是放在修习戒定慧方面的。它们也有互相补充的地方,例如对心法、心所法及色法等同样的论题,有的在《清净道论》是很简略的,在本论却是充分地加以发挥;也有在《清净道论》没有说到的问题,本论却提出详加讨论。在有些问题上,也可看到本论和觉音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分析。由于本论只能作为是纲领性的著作,所以对于很多的法相术语,都没有解释,如果没有研究过南传佛教的人,读起来是很难理解的;而这些法相名词的绝大部份,在《清净道论》中都有很详细的解释,可以互相对照阅读及互相参考研究;直至今天,这两部论在南传各佛教国家的研究佛学者仍奉为主要的论典。

在缅甸的佛典书目提要中列有九部像这样的纲要书,除《摄阿毗达磨义论》外,其他八部书名如下︰

(1)《入阿毗达磨论》(Abhidhamma^vata^ra)。

(2)《色非色分别论》(Ru^pa^ru^pa-vibha^n%ga)。

这两部都是第五世纪和觉音同时代的印度·佛授(Buddhadatta)所著。

(3)《谛要略论》(Sacca-sankhepa),是佛授以后的小护法(Culla Dhammapa^la)所着。

(4)《断痴论》(Mohavicchedani^),是锡兰的迦叶波(Kassapa)所著,年代不明。

(5)《名色抄论》(Na^maru^pa-samasa),亦名《开曼论》(Khema-pakaran!a),是开曼(Khema)所著,年代不明。

(6)《名色差别论》(Na^maru^pa-pariccheda)。

(7)《第一义决定论》(Paramattha-vinic-chaya)。

这两部同是《摄阿毗达磨义论》的作者阿耨楼陀所著。

(8)《名行灯论》(Na^ma^ca^ra-di^paka),是十二世纪末缅甸的萨达磨憍帝波罗(Sad-dhammajotipa^la)所著。

在这九部论著中,以《摄阿毗达磨义论》最为杰出,弘传也最广。因为它是整个论藏的概要,真是论中之论。通过这部论,便不难掌握阿毗达磨的普通知识,是成为研究论藏的一把钥匙。也正是这个原因,从而产生了许多与它直接的或间接的有关的作品。有古典注疏,也有现代学者专题研究的论著。这些对于研究本论是有帮助的。顺便在这里把个人认为重要古典参考书与现代著作略加介绍︰

(1)巴利文的著名注疏有下面几种︰

{1}《古注》(Pora^n!a-ti^ka^),一说是锡兰的新离垢觉(Nava-Vimalabuddhi)着,一说是十二世纪后半期的舍利弗(Sa^riputta)着,也有说这两者是同一人。据1960年锡兰大学出版的《锡兰史》则说为舍利弗的老师摩诃迦叶波(Udumbaragiri Maha^kassapa)的作品。

{2}《阿毗达磨义广释》(Abhidhammat-tha-vibha^vani^),是前书作者舍利弗的弟子锡兰·苏门迦罗(Sumangala)着,他也是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这是《摄阿毗达磨义论》的古代注疏中一部权威的作品,广泛地被学者们用为研究本论的主要参考书。缅甸的阿利耶文率(Ariyavansa),在奈罗巴帝(Narapati)王时代(1442~1468)曾给《阿毗达磨义广释》写了一部解疏,题名为《精义宝匣》(Manisa^raman~ju^sa^)。

{3}《摄阿毗达磨义略疏》(Abhidham-ma-tthasamgahasam!khepa-ti^ka^=Sankhe-pa-van!n!ana^),是缅甸的萨达磨憍帝波罗(Saddhammajotipa^la)或名却巴达(Chapada=Chappata)所著。据说他从1170至1180年曾在锡兰受学,依本书的序文所说,这是应锡兰的国王毗阇耶跋诃二世(Vijayaba^hu Ⅱ;1186~1187)的请求而写的。

{4}《第一义灯注》(Paramatthadi^pani^-Ti^ka^),是近代的缅甸学者雷地沙陀(LediSadaw)着。据说本书中含有一些他的独特见解,许多巴利学者都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5}《新醍醐疏》(Navani^ta Ti^ka^),是近代印度学者谷生毗教授(Prof. D. Kosambi)着,用天城字母(Devana^gari^)写,由印度鹿野苑(Sarnath)摩诃菩提会(Maha^-bodhi Society)出版。前面举出四种注疏,都是用旧方法解释;本书则以新方法解释,对于自修《摄阿毗达磨义论》者很有帮助。

(2)英文的参考书︰

{1}《哲学纲要》(Compendium of Phi-losophy),是缅甸的苏仁翁(Shwe ZanAung)译,即《摄阿毗达磨义论》第一次英译本。1910年由伦敦的巴利圣典协会(Pa^liText Society)出版,1956年再版。这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并附有许多可以参考的注释。由于本书的出版,才引起欧、美学者对《摄阿毗达磨义论》内容的注意。

{2}《阿毗达磨哲学》(The Abhidham-ma Philosophy)上册,是印度那烂陀巴利学院(Nalanda Pa^li Institute)的院长迦叶波(J. Kashyap)着,1942年出版,1954年再版。本书有上下二册,下册是介绍南传七部论及《清净道论》的内容,上册则完全是叙述《摄阿毗达磨义论》的。作者自己在序文中介绍说︰‘我的书,尽可能使读者了解巴利的术语,并不难深入哲学的精神。重复地对照英文和巴利文的术语,并非逐字逐句的翻译,但着重于全段的实质和精神。大部是翻译,有时只是要略,有时再加解释,尽可能使读者理解。’本书确是具有这些优点,而且是用新的方法翻译,在每段还附有全部的巴利原文,对于研究本论很方便也很有帮助。

{3}《阿毗达磨手册》(A Manual of Ab-hi-dhamma),是锡兰的那拉达(Na^rada)着。有逐字逐句的翻译,也有详细的解释,并附有巴利原文。我所知道的是1956年出版,只有前五品,无后四品。

{4}《佛教哲学论》(A Treatise on Bud-dhist Philosophy),是锡兰的地·西尔瓦博士(Dr. C. L. A. De Silva)着,我所知道的只是1937年出版了的第一卷,阐述本论的前三品。

(3)日文的参考书︰《摄阿毗达磨义论》,水野弘元译。本书除了逐字逐句的翻译外,还加了很多注,可资参考。见日文版《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五卷。

除了上面所列的重要参考书外,还有许多各种文字所写的注解和译本,如僧伽罗文、泰文、缅文的都有。尤其是缅甸文写的特别多,目前所流行的至少有下面四种︰

(1)《摄阿毗达磨义蜜注》(Abhidhamma-tthasan%gaha-madhu),磨公沙陀(Mo-gaung Sadaw)着。

(2)《摄阿毗达磨义香注》(Abhidhamma-tthasan%gaha-gandhi),巴耶基沙陀(PayagiSadaw)着。

(3)《阿毗达磨义有色灯注》(Abhidhammat-tha-saru^pa-di^paka),弥欲皮因易(Myo-byingyi)着。

(4)《第一义有色解》(Paramattha-saru^pa-bhedani^),唯苏谈罗麻沙陀(Visuddha^ra^-ma Sadaw)着。

我们如果要研究本论,不但各种古典注疏和现代著作可供参考,即觉音的《清净道论》、南传论藏中的《法聚(集)论》、《分别论》、《法趣论》、《人施设论》及各种注疏等其他许多作品,也都是很重要的参考书。

关于研究南传阿毗达磨的成就,一致公认缅甸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即从上面在缅甸保存下来的各种有关阿毗达磨纲要书和本论的重要参考书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情况。这也有它的历史根源。因为从十二、三世纪以至于今天,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甸一直是繁荣的,对论藏的研究特别发达。锡兰虽是南传佛教发祥地,但从十三世纪以后,佛教趋于衰微。近百年来佛教复兴,随着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兴起了佛教学术研究之风,对论藏的研究也有迎头赶上之势,对本论的研究也有所成就。

本论的学说思想,是以整个论藏和注疏,以及觉音的《清净道论》、佛授的《入阿毗达磨论》、《色非色分别论》等为主要来源。既有前人的遗产,也有它在当时新的成分和发展。例如︰本书第一品中八十九心的顺序,是和以前所有的论著不甚相同的;第二品中心所法的分类,是继承佛授的《色非色分别论》中的心所法分类而加以整理改善的;第六品中的‘色聚’之说,则比《清净道论》等所说的有所发展和增广;第八品中的‘施设’说,是依据《人施设论》及《入阿毗达磨论》等的施设说而发展出来的。关于这些进一步发展的学说,不但在本论看到,也包含在阿耨楼陀的另外两部作品中,即《第一义决定论》及《名色差别论》。这两部论可能是在南印曼德拉斯(Madras)海岸的香至城(Ka^n~cipura或Conjevaram)写的。有些题材本论和《名色差别论》是一样的,不过本论更简略些。例如在《名色差别论》中对五十二心所法的定义说明,在本论则被全部略去了;本论第五品中说到业的问题,仅举各种业的名称而未加说明,在《名色差别论》则有详细的叙述等等。

关于本论作者阿耨楼陀,除了有几部巴利文书籍提到他的名字之外,便没有详细年代和史实的记载了;现在只能根据另外一些线索来推定。从他的作品的跋文等来推测,他曾经在南印旦跋国(Tamba-rattha)的香至城住过,也曾在锡兰住过。根据缅甸的传说,他是一位锡兰的长老,住在波罗奈罗瓦(Polonar-uwa)的磨拉输麻寺(Mu^lasoma-viha^ra)而写《摄阿毗达磨义论》的;所以有些学者们估计他是印度人,曾在南印香至城写过两部书,而本论则是在锡兰写的。依据南印多林(Tal-ing)的地方志,在有学有德者的编年名单中,阿耨楼陀的名字和作品是被列在第七世纪的巴利文法家之后,还介着另外两个人的后面,由此确定他是第八世纪以后的人。

我们从他的著作中的思想和教理的发展看,也是远在觉音、佛授等论师以后的人。如果依前面所列本论的各种注疏看,有好几部巴利文注疏和另一部流行在锡兰的僧伽罗文的舍利弗写的义释,都是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作品。从而我们肯定阿耨楼陀必是第八世纪以后,十二世纪中叶以前的人,那是没有问题的了。如果进一步从时代背景和他著书的文体去探讨,还可能得出更接近的年代。上面说过他曾在锡兰的波罗奈罗瓦住过,本论可能就在那里写的。根据锡兰的史实,从公元前第三世纪至公元后第九世纪初,各代王朝基本上都以阿 罗陀补罗(Anura^dhapura)为首都,佛教的三大寺及研究中心也都在那里,各国前去锡兰的佛教大德,如觉音、佛授、法显等人,也都住在那里。建都波罗奈罗瓦是从第九世纪中至十三世纪的事。我们知道从公元828年到1017年,锡兰国内形势不很安定,佛教的中心依然在旧都,并且对巴利佛学研究也没有什么新的贡献。如果阿耨楼陀此时来锡兰研究或讲学,应在旧都阿 罗陀补罗,不宜在新都波罗奈罗瓦;同时他能于当时形势环境不安定的新都写出一部这么精拔的作品,实在是难以理解的。

1017年到1070年的五十年间,锡兰曾沦为古里(Cola)帝国的附庸,新都旧都均被敌人占领,佛教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这个期间,当然很难想像使一个佛教学者在波罗奈罗瓦安心著作的。到1070年,锡兰国王毗阇耶跋诃第一(Vijayabahu Ⅰ;1059~1114)赶走敌人,恢复主权,重新建都波罗奈罗瓦之后,才从事重兴佛教,并把佛教的中心事业集中到新都来,还特别重视与支持僧侣们对佛学的研究的风气。阿耨楼陀在波罗奈罗瓦写出本论,可能是在这次复兴佛教以后的事。其次,从作者的文体看,是受了梵文影响的。例如在觉音、佛授等著作中所用的字︰a^ramman!a,kiriya^,□kilesaca^ ti,ca idha等,在阿耨楼陀的作品中则写为︰a^lamban!a,kriya,klesa,ceti,ceha。这种巴利语的梵语化的倾向,也是在十一世纪末和十二世纪初的毗阇耶跋诃第一时代才盛行起来的。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推论,本论很可能是公元1100年左右的产物,同时推定本论的作者大约是十一世纪末和十二世纪上半期的人。

关于本论的组织和内容,作者在开宗明义的颂文说︰‘此中叙说对法义,依第一义有四种︰心、心所、色及涅槃,摄一切法尽无遗。’也就是说心、心所、色、涅槃四法,是本论的主要组成部份,可是也附带地说了许多别的东西。全论分为九品︰前五品说心法及心所法,第六品说色法并略论涅槃法,主题在这六品中便说完了;第七品是集叙各种法相,第八品是缘起论,第九品说修定与修慧。若依中国古代的判教法来分,也可以说前八品是明境,第九品是明行及果。全论的总纲似乎很简单,但内容非常丰富。下面再逐品地大略的加以介绍︰

第一〈摄心分别品〉,是说明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的。本品把上座部基本的六种心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首先依欲、色、无色界及出世间而分为八十九心。即︰(1)欲界有十二不善心、十八无因心、二十四有因心的五十四心。(2)色界有善、异熟无记及唯作无记的十五心。(3)无色界有善、异熟、唯作的十二心。(4)出世间有道与果的八心。这是八十九心。其次,从出世间的八心又开为四十心,加世界的八十一心,便成一百二十一心。

本论所说的八十九心,与《清净道论》第十四品中的识蕴所说的大致相同,虽然其分类次第及有些各别的名字有差别。可是对于一百二十一心,在《清净道论》中仅仅提一下,没有说明它的所以然,更无从理解为什么由八十九心而演成一百二十一心。本论对这方面则特别加以详细而明白的叙述。

第二〈摄心所分别品〉,是说五十二心所法的分类及心与心所的相应关系。(1)关于心所法的分类有︰七个名为遍一切心心所,六个名为杂心所,十四个名为不善心所,二十五个名为善心所的五十二心所。(2)说明那些心与什么心所相应。(3)说明那些心所与什么心相应。

对于心所法的分类及心、心所的关系,本论说得简单明了,反覆阐明,比《清净道论》更有系统,更符合于科学的组织方法。

第三〈摄杂分别品〉,是论心、心所法有关的许多复杂问题。(1)叙述八十九心与乐、苦、喜、忧、舍五种受的关系。(2)叙述八十九心与无因、一因、二因、三因的关系。因,即指贪、嗔、痴三不善因及无贪、无嗔、无痴三善因。(3)说八十九心在十四种作用中具有一种乃至五种的作用。(4)说八十九心的生起、作用与眼、耳、鼻、舌、身、意六门有关系或无关系。(5)说八十九心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所缘的关系。此等所缘,又有现在、过去、未来以及无有时间性的区别。(6)说八十九心与所依的关系。即心的所依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及心所依处(心脏或肉团心)六种。八十九心中,有的有所依,有的无所依。

第四〈摄路分别品〉,在上一品所说十四种心的作用中,有显然表现的意识作用,也有潜伏的下意识作用。显然表现作用的心的过程名为‘路’,潜在作用的心的状态名为‘离路’。本品是叙述路心作用(意识活动的过程)。(1)总说心心所作用的事项,有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六识、六路及六种转起境的六种六法。(2)说依于眼、耳、鼻、舌、身五门心的作用。(3)说欲界意门的作用。(4)说上二界及出世间的禅心作用。(5)说明在何等的情况下生起何等的异熟心,及在何等的‘速行心’之后生起何等的‘彼所缘心’的问题。(6)叙述在欲界的认识过程中及死的时候、在上二界的禅定与神通中、在出世间的四道和四果,以及灭尽定等之中的‘速行心’各各有几刹那的问题。(7)叙述恶趣者、善趣者、无因者、二因者、三因者、凡夫、有学、无学等在心的活动过程中,谁能获得与谁不能获得某些‘路心’的问题。(8)叙述欲界、色界、无色界各各能得生起何等‘路心’的问题。

第五〈摄离路分别品〉,叙述‘离路’的作用(下意识的作用);这有死、结生及有分的三作用。说有情轮回的范围,有四恶趣地、七欲界善趣地、十六色界地、四无色界地的四地三十一处。(1)叙述有情在四地中的结生情况,以及诸天的不同寿量。(2)说有四类的四种业,尤其特别详述不善业、欲界善业、色界善业、无色界善业的四种,以及这四种业和诸心的因果关系。(3)说有四种死和结生的次第。这是说明了死的原因、死的过程,死了之后如何再生,生后再死,如是死生相续,犹如车轮。这里我们也可看到南传上座部不立‘中有’,而阐明死生相续的理论,它不同于有部所说。

第六〈摄色分别品〉。前五品说心、心所法,本品主要说色法,并略说涅槃法。(1)列举色的种类︰分色法为四大种及所造色二大类,再分为十一种,又依各种色的自性区别为二十八种。(2)依二十八种色的性质而作各种分类。(3)分析一切色法生起的情况︰有的依靠业、心、时节、食物等四种之中的一种而生起,有的依靠它们的几种共力而生起,有的则和它们无有关系而存在。(4)说色聚。分析一切从业等生起的色法存在,都是由许多物质元素聚合而成,故名‘色聚’。把一切色分为二十一聚,每一聚要由八种乃至十三种的物质元素组合起来。(5)叙述各界有情,由卵、胎、湿、化四种形式而产生,在产生的时候具有那几种色聚,产生之后如何增加那几种色聚,在死的时候那些色聚又是怎样消灭等的问题。(6)论涅槃。本论开头说第一义存在的有心、心所、色、涅槃四法,上面已把前三法说完,这里是略说第四涅槃法。

第七〈摄集分别品〉,它是广集经论中重要的法相名数。(1)摄不善法的四漏、四瀑流四轭、四系、四取、六盖、七随眠、十结、十烦恼等。(2)摄善恶夹染的六因、七禅支、十二道支、二十二根、九力、四增上、四食等。(3)摄三十七菩提分。(4)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

第八〈摄缘分别品〉,主要是说十二缘起及二十四缘。(1)说缘起法,即以三时、十二支、二十行相、三连结、四要略、三轮转及二根本的七类来叙述十二支缘起。(2)说法趣法,先举二十四缘的名称,然后分为名为名缘、名为名色缘、名为色缘、色为名缘、施设与名色为名缘、名色为名色缘等六个题目而说明一切精神物质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在二十四缘中具有那几种缘。(3)说施设,在第一义存在的心、心所、色、涅槃之外,另立能施设(的假法)及所施设(的概念)二种世俗的假名。

第九〈摄业处分别品〉,说修定与修慧。修定的名为止的业处,修慧的名为观的业处。(1)止的业处︰第一把观法的对象分为四十种业处。第二说修定者有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寻行者的六种不同根性,并且分析于四十业处中那些业处是适合于他们的修习。第三根据修定的浅深程度分为遍作、近行、安止三个阶段,并且说明由那些业处而能成就那个阶段的定。‘遍作’是初学修定者的预备行为。‘近行’是到达安止定以前的欲界定,约等于北传的‘近分定’。‘安止’是属于色、无色界的定,约等于北传的‘根本定’。第四说观法的对象有粗有细而分为遍作相、取相及似相三种。第五说四无色定的程序。第六关于不得安止定的业处。第七说怎样显现神通。(2)观的业处︰第一说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及智见清净等七种清净(其实这七种清净中的第一戒清净是属于修戒的,第二心清净是属于修定的,从第三见清净至第七智见清净论修慧的才是属于观业处的范围)。第二说属于慧方面的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第三说由修慧而证出世间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种圣人。第四说由圣人而得果定与灭尽定的差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