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班舞谱

更新时间:2023-01-22 16:23

拉班舞谱是“现代舞理论之父”——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Rudolf Laban)所创,该舞谱以数学、力学、人体解剖学为基础,运用各种形象的符号,精确、灵便地分析并记录舞蹈及各种人体动作的姿态、空间运行路线、动作节奏和所用力量,因此被广泛运用于舞蹈、体育、医疗等与人体运动有关的领域,如今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既科学又形象、并富有逻辑性的分析记录体系。作为国际上广泛运用的该舞谱,对国际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概念

在近代西方世界的舞谱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拉班舞谱和贝耐什舞谱、艾什科——瓦契曼舞谱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较强的三大派系。

拉班舞谱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也最为实用的舞谱。西方舞界还把“人体动律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比,认为“相对论”发现了大宇宙的规律,而“人体动律学”发现了小宇宙的运动规律。他把人体动作分为十二个方向,这些方向来自于一个想象的二十面体,并带有不同的线条和层面,构筑出一个最接近舞者动作的球体。舞者通过在空间、时间、方向、用力关系的改变,产生动作的戏剧性和表情性及各种可能性。

他所理解的舞蹈不仅有通过肢体去表达情感的功效,特别提出他还能起到舞蹈治疗的作用。以下是说的舞蹈在健身方面与体育的不同之处:

“更具体操或杂技特点的舞蹈或许更有益于体育和康复,而表现性舞蹈则更有助于人的感情教育和治疗。”

“舞蹈包括的不同动作与种类不仅更多,而且更长,这是与体育比赛的主要不同所在。舞蹈是一种丰富而自由的动作诗篇,可以有助于发展节奏性指挥和敏感,从而使人更加接近自己各种能力的肉体与心灵平衡。节奏感的崩溃挫败所有把握生活的努力,而恢复失去的节奏感的理性与本能愿望便起码是对舞蹈的教育与治疗力量的一部分吸引力。”

作用

这种舞谱已被世界公认为是一种既科学又形象,并富有逻辑分析的记录体系。

拉班舞谱不仅是一套科学的舞蹈记录术,而且在舞蹈教育领域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美国已有一百余所大学把拉班舞谱学设置为学分制课程。这证明了拉班舞谱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我国,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也率先在高等舞蹈教育领域中开设了拉班舞谱这一课程,为提高舞蹈艺术教育素质增加了活力。

1990年,美国的乔治·卡尔(George Karl)研制出了拉班舞谱电脑软件版本2。紧接着1992年、2000年拉班舞谱的研究者们史考特·沙勒蓝(ScottSutherland)和大卫·莱雷(David Ralley)又创建了拉班舞谱电脑软件3和4版本。2003年当大卫·莱雷(David Ralley)研制出拉班舞谱电脑软件4.5.1版本的时候,它为舞蹈艺术的创作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研究者根据拉班舞谱中的动作符号,对应地设计出相应的程序,然后将这些程序设计成一套创作舞蹈的电脑软件。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想创作舞蹈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这种电脑软件进行舞蹈的创作。当你把设计的程序输入电脑后,电脑制作的仿真人就开始在屏幕上自由地舞蹈,它可以帮助任何一个人实现创作舞蹈的梦想。

我们知道,其实舞蹈艺术的创作是一个艰苦和辛劳的过程。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身体条件和思想意识的矛盾性。尤其是对于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们,在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舞蹈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指导下,他们中大部分是从普通高中招收的具有舞蹈特长的学生。这些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身体条件和思想意识的矛盾性。较好的知识结构经常会令他们产生出许多好的想法,但是他们又不能够充分地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这样就阻碍了发挥和实现自己想像力的潜能。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拉班舞谱,在电脑软件的帮助下,使他们实现自己创作舞蹈作品的愿望,创作出独特的舞蹈作品来。创作对于他们来讲,就不再只是一个梦想了。同时,电脑的制作不仅能够使现实的愿望如愿以偿,而且,利用电脑能够创作出许多超越现实的舞蹈作品,从而丰富舞蹈艺术的世界,使舞蹈艺术作品更加多元化、科技化。在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中,舞蹈与科学的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舞蹈艺术要得到普及,走向大众,也必须利用现代传媒的手段。当我们在电脑上畅游舞蹈时,将会吸引来许多舞蹈的爱好者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的舞蹈艺术也将走入百姓的生活世界。

中国与拉班舞谱

在著名舞蹈家戴爱莲的倡导下,我国从1980年开始普及和研究拉班舞谱,并通过拉班舞谱向国外介绍了许多中国的舞蹈艺术。国内已经出版了一系列的拉班舞谱丛书,记录了相当数量的民族民间舞,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但中国在使用和推广拉班舞谱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戴爱莲表示,国际拉班舞谱学会的年会以前曾在香港举办过,这次来到北京,是该学会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地区举行年会,是中外舞蹈文化交流的一件大好事。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冯双白说,在电子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拉班舞谱作为一种舞蹈记录方式,已经不存在多大的优势,对它的推广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对舞蹈艺术的分析和思考方式进行的,这种分析思考的方式中所包含的科学性是电子影像技术不能代替的。他认为,中国对于舞蹈艺术比较注重感性的体验,缺乏从科学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缺乏运用理性的精神进行审视,这种情况下,拉班舞谱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的价值就显现出来,它是观察舞蹈艺术世界的另一只眼睛,是中国的舞蹈艺术特别需要的。

在戴爱莲生前,她十分推崇拉班舞谱。在留学期间,她成为拉班舞谱第三代传人。她还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首次以拉班舞谱记录中国舞蹈。编演的民族舞蹈有《瑶人之鼓》、《哑子背疯》、《巴安弦子》、《拉萨踢踏舞》等,为祖国打开了民族舞蹈的宝库,开了整理、加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先河,被誉为“边疆舞蹈家”。

戴老的房间里有一尊拉班的塑像,中芭舞蹈教师张敏初是戴老50年代的学生,她告诉记者,戴老是拉班舞谱的第三代传人,她既是拉班的学生,又管拉班叫外公,张敏初介绍说,拉班是20世纪初年的匈牙利人,在舞蹈界众多舞蹈记谱流派中,他所创立的“拉班舞谱”流派被后人发扬光大,在如今的电脑时代犹如插上了翅膀,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医学国防乃至宇航在内的尖端科学研究领域,深受欧美各国政府的重视。“在没有电影和录像的时代,以往的舞蹈只能靠口传心授,拉班舞谱就像音乐的五线谱一样科学而又准确地用标记表述出舞蹈所有的内容。我运用戴老师拉班舞谱能够科学精确地对舞蹈演员进行教学,也正因为如此我和我的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80年代开始,我的学生们不断地在国际舞蹈大赛上获得大奖。”张敏初介绍说,戴老是最早把拉班舞谱带到亚洲带到中国的,台湾的拉班舞谱泰斗也是戴老的学生。戴老50年代到西藏、云南学习民间舞蹈就是运用拉班舞谱记谱,“她当年奉周总理之命赴印度学习印度舞,也得益于拉班舞谱的精确。”“戴老还致力于把中国民间舞利用拉班舞谱推广到世界上。”不过,由于拉班舞谱在国内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真正研究拉班舞谱的人竟只有8个人,年龄最小的也已经接近六旬。“在病房里戴老只要看见我们就一定是谈拉班舞谱的事情,可以说这是唯一一件让戴老死不瞑目的事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