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办学

更新时间:2022-07-12 10:59

开门办学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办学举措。即大中小学师生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部队、商店等“大课堂”去学习、去办学,并请工农兵走上讲台。被认为不只是尝试“新体制”,还是“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的原则问题”。1967年《人民日报》即介绍同济大学改为“五七公社”的改革,即由学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组成的教学、设计、施工三结合的统一体,以改变教育与生产脱节现象;1969年起,复旦大学试办“五七文科”,贯彻毛泽东“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指示,“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办文科”。1974年9月国务院科教组、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门办学的通知》,认为这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各地随之普遍推开。大学理工科实行厂校挂钩、厂校合一、厂办专业、半工半读、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大学文科组织师生到工厂、农村、部队与工农兵一起参加政治运动,研究宣讲儒法斗争史,以之为中心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中小学校也大办小工厂、小农场,或去工厂、农村与工农兵同劳动、同批孔等。学校的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受到严重削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