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

更新时间:2024-09-19 18:14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是华夏的第一位古帝,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尚书·吕刑》中“黄帝”乃皇天上帝。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历史渊源

综述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至于具体出生地点,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

传说一、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传说二、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国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在今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的有熊国的宫殿里,传来了婴儿出生时呼吸大自然之气时的“哇哇”哭啼声。这一说法得到包括中国古都学会在内的部分民间机构的认可。

传说三、黄帝生于山东曲阜市周围。据古史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而寿丘位于曲阜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东。

黄帝轩辕氏生于寿丘(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或者天水或者有熊(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长于姬水(在今陕西省武功县境内),国于有熊,居于轩辕之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号。”《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正义云,“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因为他是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是华夏人文初祖,夏商周是黄帝后代。周人的古史系统有三次建构,周人逐步将祖先的时代提前,最终以黄帝为祖。研究认为百濮民族有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边缘北上,形成了古羌族,古羌族后来又发展到了甘肃、青海、陕西一带,被称为西戎、北狄、义渠等;其中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内部,形成了藏族;另外一支进入了渭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祖先。

先秦

山海经》记载:“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有一个人穿着青色衣服,名叫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冀州,中土。)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妖,雨止,遂杀蚩尤;“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幹流,取倬子曰河女,生帝颛顼。”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

管子》记载:“黄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得太常而察乎地利;得苍龙而辨乎东方;得祝融而辨乎南方;得大封而辨乎西方;得后土而辨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黄帝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肠胃之病。”

尸子

商代

《归藏》记载: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於巫咸

周代

尚书·吕刑》中“黄帝”乃皇天上帝,如《吕刑》说:“蚩尤惟始作乱……皇帝清问下民……”又曰:“上帝监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易传·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祺、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国语·鲁语》记载“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世本·作篇》记载黄帝时期,包括所谓黄帝臣下的多种发明创造,如“黄帝作旃冕”“黄帝见百物始穿井”“黄帝使羲和作占日”“伶伦作律吕”“大桡作甲子”“容成作调历”“沮诵、仓颉作书”。

春秋

《春秋内事》记载:“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室,高栋深宇,以避风雨。”《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战国

黄、淮、江、汉一带的部族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华夏民族。融合进这个民族的各个氏族,原本都有各自的祖先。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就把那些有影响的祖先保留下来,将他们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承认他们是民族的祖先。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上的“五帝”谱系。黄帝出现在中国文献记忆中,较可靠的时间大约是在战国时期。在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先秦文献”中,黄帝逐渐广泛被提及,但起先他只是与伏羲共工神农少皞等古帝王并举,并未有氏族或部族共同祖先之意。战国时代天文学家提出,黄帝名轩辕或为轩辕氏,后被史家接受并写入史书。黄帝传说本起源东方,而后随民族之迁徙而散播于四方。

列子》记载:黄帝即位十有五年,竭聪明,尽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古厚切。)黣,(音妹。)昏然五情爽惑,(用聪明未足以致治,祗足以乱神也。)黄帝乃喟然叹曰:朕之过淫矣。(淫当作深。)养一已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惟任而不养,纵而不治,则性命自反,天下自安。)於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撤悬,减厨膳,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心无欲则形自服矣。)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将明至理不可以清求,故寄之于梦,圣人无梦也。)游於华胥氏国。华胥氏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必便有此国也。明至理必如此耳。《淮南子》云:正西曰弇州,西北曰合州。)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舟车足力,形之员者耳,神道恍惚,不行而至也。)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伤;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憎爱;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理无生死,故无所乐恶,理无爱憎,故无所亲疏,理无顺逆,故无所利害也。)都无所爱憎,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至和者,无物能伤,溺热痛痒,实由畏惧也。)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阂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汨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既悟,怡然自得。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假当为遐。)

庄子》记载:北门成咸池大隗具茨广成子《庄子·在宥》记载:“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大宗师》记载:“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庄子·知北游》记载:“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吕氏春秋古乐篇》:“帝颛顼乃令鼍先为乐倡,鼍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 ”

鬻子》记载:“黄帝年十岁,知神农之非而改其政。”

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

春秋战国时期在华夏民族融合加深的情况下,“黄帝”一名既可与“皇天”“皇天上帝”“天帝”相通,亦为华夏文明的人文初祖,还成为春秋战国华夏民族的共同标识。

汉代

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诸侯有不顺者,从而征之,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山。南至江,登熊、湘。北极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获宝鼎。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有土德之瑞,故号曰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音缧)为正妃,生二子,其后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弱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於寿丘,长於姬水。龙颜,有圣德,受国於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力牧、常先、大鸿、神农、皇直、封巨人镇大山,稽鬼、臾区、封胡、孔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方,各如己视,故号曰黄帝四目。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其史仓颉,又取像鸟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书契。黄帝一号帝鸿氏,或曰归藏氏,或曰帝轩。吹律定姓,有四妃,生二十五子,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岁。”“神农氏衰,黄帝修德化民,诸侯归之。黄帝於是乃扰驯猛兽,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又徵诸侯,使力牧、神农、皇直讨蚩尤氏,擒之于涿鹿之野;使应龙杀之于凶黎之丘。凡五十五战,而天下大服。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葬于上郡阳周之乔山。”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

《史记·天官书》记载:“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以前为神农氏统治,神农氏之末,出现了“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的政治乱象,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最终通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击败了两个重要对手——炎帝蚩尤,代神农氏而立:“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建都在涿鹿。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

封禅书鼎湖,其弓曰乌号

孝经钩命决》记载:“附宝出,降大灵,生帝轩。”(附宝,帝轩母也。电黄精轩辕气也。轩,黄帝名。附或作付也。)

尚书中候》记载:“帝轩提像,配永循机,(轩,轩辕黄帝名。永,长也。循,顺也。黄帝轩辕观摄提之象,配而行之,以长为顺,升机为政。)天地休通,五行期化,(休,美也。天地美气相通行,应四时之期而变化。)河龙图出,(龙衔图而出也。)洛龟书成,(龟负书而出。威,则也。)赤文像字,以授轩辕。”

韩诗外传》记载:黄帝召天老

大戴礼记

《诗含神雾》记载:大电绕枢照郊野,感附宝,生黄帝。

论衡》记载:谥法:靖民则法曰皇,德象天地曰帝。皇帝者,安民之谥,非得道之称也。

淮南子》记载:颛顼之法,妇人不避男子於路者,祅之於四达之衢。(祅,音弗。除其不祥。)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东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执归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执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禺疆),执权而治冬。”

焦氏易林》记载:“黄帝,有熊国少典之子。”;“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

《河图握枢》记载:“黄帝名轩,北斗黄帝之精。母地祗之女附宝,之郊野,大电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胸文曰:'黄帝子'。

《龙鱼河图》记载:黄龙附图,鳞甲成字,从河中出,付黄帝,令侍臣自写以示天下。

《春秋元命苞》记载:黄帝龙颜,得天庭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戴天履阴,秉数制刚。(颜有龙,象以轩辕也。庭阳,太微庭也。戴天,天文在首。履阴,阴字在足下也。制刚,纪也,纪正四辅也。);颛顼并幹,上法月参。集威成纪,以理阴阳。(并犹重也。水精主月,参伐主斩刈,成功兼此月职,重助费以为表也。)

《春秋·台诚图》记载:“轩辕,主雷雨之神。”

三国

蒋子万机论

魏晋

古史考》记载:“有熊氏巳姓,或曰姓公孙。”

抱朴子》记载: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灵,可谓天授自然之体者。犹复不敢端坐而得道,故涉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老子,论道养则质玄素二女,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四泽之乱,相地理则书青鸟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故能毕记秘要,穷尽道真。《抱朴子内篇·微旨》记载:“黄老玄圣,深识独见,开秘文于名山,受仙经于神人,蹶埃尘以遣累,凌大遐以高跻,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鹤不足与之等寿。”

《帝颛顼赞》记载:昌意之子,祖自轩辕。始诛九黎,水德统天。以国为号,风化神宣。威鸿八极,靡不祗虔。

水经注·渭水》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南北朝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商、周、秦、汉时期,羌人在青海等西部地区分布很普遍。中国人非常讲究叶落归根,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华文明史上,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大禹等都是古羌人,以炎帝为代表的羌人部落和以黄帝为代表的华夏部落,在推动历史发展中,融合组成汉族先民华夏族。

唐代

史记索隐》记载:“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

《周书》记载:“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

宋代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用轶书《尸子》云:“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这是子贡在请教孔子问题,说明他对黄帝的存在也心存疑虑。《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记载:“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

明代

大明一统志·古迹》:“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广舆记》:“轩辕丘新郑,黄帝生于此故名。”;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古迹》载:“轩辕丘在新郑县境,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清代

《御批历代资治纲鉴》:“黄帝母曰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县境。”;清末民初,中国曾掀起一股“黄帝热”。晚清知识分子在西方民族主义的冲击之下试图建构本国国族认同,便选择了神话人物黄帝,强调其为中国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的概念也是在这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自我称谓;《竹书纪年集证》引明代太常少卿郑环说:“黄帝少典之子,生于新郑之轩辕丘,非生于兖州之寿丘也。”;《历代帝都考》记载:“黄帝生于寿丘”。

现代

20世纪初,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说:“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到孔子时有,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黄帝之祀起于秦国,说不定黄帝即是“黄龙地螾”之类”。可见他认为黄帝是战国时期才被造出来的,不是真实之历史人物。何新在其《诸神的起源》里重新论证了黄帝为神话人物而非历史人物。首先,他考证了黄字的含义:“黄,《说文》指出其字从古文‘光’字,也读作光字。实际上黄、光不仅古音相同,而且都有光的语义。《风俗通》说:‘黄,光也。’《释名》说:‘黄,晃(日光)也。犹晃晃像日光也。’日光本色即黄色。所以古天文学中,日行之道,称作‘黄道’。皇帝之袍,不用红,而用黄。封建时代,以黄河杏黄作为五色中最重尊贵的颜色,其俗应皆本于此也。”接着他得出结论:“凡此皆可证,黄、晃、皇、煌、光在古代音同义通,可以互用。黄帝即皇帝的异写,即光帝,而且,此光即日光,黄帝即太阳;《拾遗记》记载:“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中国史纲要·上》记载:“在陕西一带有姬姓黄帝与姜姓炎帝部落,他们之间世代通婚。”

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认为:“黄帝生于陕北黄土高原,炎帝生于今宝鸡市姜水一带。黄帝和炎帝部落曾经顺河移动,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后来成为华夏族。”

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记载:“在陕西的黄土平原上,散布着一些以女性为血缘纽带聚族而居的氏族……在这些氏族中,最有名的是黄帝族和炎帝族,他们生活在渭水上游的两条支流——姜水和姬水的旁边。”

《论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祖先地位的确立》记载:“这里黄帝与炎帝的父母亲分别称为少典氏和有蟜氏,明是两个氏族的称谓;黄、炎二帝生长的地方,只是陕西渭水流域的两条很小的支流,他们因了这两条河流才各自得到了自己的姓氏,亦可见他们的身份为僻处一隅的氏族首领。”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黄帝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炎帝族最初居住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后来黄、炎两族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一直来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战争,其中在今冀北地区,黄帝族联合炎帝族,与蚩尤族发生涿鹿之战,其后黄帝族又与炎帝族发生阪泉之战。炎黄时代,诸族之间有冲突和斗争,但也有联合和融合。”

文化特色

故事传说

纪念活动

纪念地点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2006年3月,《炎黄始祖·一体血脉百家姓》一书在郑州举行首发式,该书以介绍中国姓氏起源为主要内容。

影视形象

动漫形象

游戏形象

关系说明

史料索引

形象评价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胡适指出秦以前的“帝”是指天神“上帝”,“黄帝”是西北秦民族的天神,而不是指人帝。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有许多“帝”字,总结这些“帝”字的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作祭祀动词是指禘祭;二是作名词是指天神上帝;三是作庙号表明商王不称“帝”。由此看来,既然三千年前的商王朝,“帝”仍是指天神上帝,商王都不称帝,那么,传说生活在四五千年前的所谓黄帝,就不会是指人帝。(常玉芝《 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评)

“黄帝”原为上古三代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东夷诸部族共同尊奉的至上神兼宗祖神。“黄帝”乃是一尊号,其名在卜辞中曰“憂”(王国维释“夒”,不正确)、曰“靠”,后来典籍中或音变为“喾(俈)”;或形讹为“夋”,音变为《山海经》中的“帝俊”,其他文献则又音变为“帝舜”。故《山海经》中所言的“黄帝”就是帝俊;其他文献中的“黄帝”则为帝喾或帝舜。(王宁《 “黄帝”考源》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