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

更新时间:2024-05-06 09:09

大沽口,因位居大沽河(今海河)入海口而得名。位于天津市东南50千米海河入海口南岸,隔河与塘沽相望。西连海河平原,东濒渤海湾,周围地形低平坦荡,海拔0~5米,多盐田、洼淀、沙滩。

历史沿革

明永乐二年(1404)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口置炮台,竖“津门之屏”,锁钥入京水道。清初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建大沽南北炮台,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僧格林沁设防大沽,扩建炮台成5座(南岸3座,北岸2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5字为名号,环台浚濠筑垣,共置大炮64尊,设防兵2.5万人,在海口排列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舰。同治十年(1871)再次增添炮台、炮位。至此,由大沽北岸、南岸、草头沽、石头缝、南滩等炮台(共有大炮99尊)构成大沽要塞的防御体系光绪年间,大沽口炮台在原防营基础上扩充,驻兵防守,增设水雷营,并调舰艇于河口,协同戍守。大沽口有京津门户、海路咽喉之称。1840~1937年,英、法、美、俄、日等国军队7次入侵京津,其中5次由大沽口登陆。清咸丰八年(1858)四月,英、法兵力2600余人,乘舰船30艘闯入大沽口,向大沽南北炮台发起攻击。守台将士英勇还击,毙伤敌近百人,但后路援兵惊溃,各炮台相继失守。英法联军海河而上,兵临天津城下,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次年6月,英法联军舰船22艘,官兵2100人再犯大沽口。守军坚守炮台与敌激战,击沉联军舰船3艘、击伤3艘,毙伤敌448人。咸丰十年(1860)六月,英法联军集结舰船百余艘、兵力1.7万人又犯大沽口地区,先乘北塘防务空虚登陆,后向塘沽、大沽口海陆夹攻,守军顽强抗击但最终失败。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炮台,守军英勇抗击,毙伤敌近250人、伤敌舰4艘,因后援不继,炮台失陷。侵略军入侵津京,于次年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内有拆毁“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的条款,签约后大沽口要塞大部分被毁,唯南岸“海”字炮台仍然存留。1937年6月,日军约12万人在大沽口一带登陆,攻占天津。今大沽口东北已建成天津新港

交通信息

公交车

乘坐110路、111路闸南线、627路、822路到和美苑站下车,沿天津大道向东步行约600米可至。

自驾车

天津滨海高速(S11)至天津大道出口下高速即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