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窗

更新时间:2022-10-28 13:12

中耳鼓室内侧壁上的椭圆形孔,又称卵圆窗,与内耳骨迷路的前庭相通,镫骨底以弹性纤维连接于窗的周缘而将其封闭。此窗对声波的震动传导有重要意义。鼓膜受声波影响而振动时,通过三听小骨使镫骨底作向内、向外的运动,不断推动内耳骨迷路中的外淋巴。

生理形态及形成

前庭窗龛大致呈长方形,又称为前庭窗小窝,是中耳鼓室内侧壁上一凹陷,龛底为一椭圆形孔向内通内耳前庭,称前庭窗。其上方紧邻外半规管;内侧是前庭;下内方为耳蜗底圈及鼓岬;面神经管水平段紧贴在外半规管下方走形在前庭窗上缘;前方为前庭与耳蜗中周之间的骨囊;后方有鼓室的开口;龛口被镫骨底占据,由镫骨前庭韧带固定。

前庭窗是中耳和内耳的结合部,前庭窗的形成与镫骨足板、环韧带、面神经管水平段以及耳囊前庭部分的形成密切相关。早在胚胎第5周镫骨胚基就围绕镫骨动脉形成一环状结构,镫骨环状结构于胚胎7周时到达耳囊前庭窗的位置,形成镫骨足板。胚胎14周时就可以辨认出镫骨足弓,胚胎18周镫骨开始骨化,胚胎32周镫骨发育成婴儿期的形状。一旦镫骨足板充分发育,前庭窗软骨遂发生退行性改变,形成环状纤维组织,即环韧带形成。胚胎35周镫骨发育为成年期的形状不再改变。面神经的发育来源于第2腮弓,胚胎第6周发育中的膜迷路与镫骨胚基之间形成了面神经水平段。胚胎第8周镫骨胚基到达耳囊后,耳囊侧缘软骨形成一沟,即原始的面神经管水平段,面神经管在胚胎10周时发育形成。发育良好的面神经管将面神经封闭于管中以保持正常的解剖结构,出生1年后面神经管完全骨化。镫骨、前庭窗以及面神经的发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相关性。

临床疾病——先天性前庭窗缺如

先天性前庭窗缺如是一种由于胚胎发育异常而导致的中耳畸形,常常伴有面神经管水平段畸形或者异位。临床上表现为自幼发生的传导性聋,患者无中耳炎症病史,听力损失持续存在。

病因学

前庭窗畸形的原因尚不清楚,有许多干扰胚胎发育的因素影响环韧带的形成,致前庭窗缺如。推测原因可以分为3类:①不明原因;②合并有遗传性疾病,如Treacher Collin综合征、Klippel-Feil综合征或先天性耳聋和指趾关节综合征;③由于环境因素所致的疾病,如反应停中毒和母亲在妊娠期一个月内有风疹病毒感染史,均可能伴有先天性前庭窗缺如。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先天性前庭窗缺如发生于胚胎5~6周,若面神经水平段、垂直段的位置前移,置于耳囊与镫骨胚基之间,将会阻止镫骨与耳囊接触,导致镫骨底板和前庭窗缺如。另一种学说认为前庭窗缺如是由于第2腮弓位置前移来补偿发育不良的第1腮弓所致。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自幼听力差,无耳鸣、耳流脓、外伤及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无家族史。耳科检查显示耳廓、外耳道、鼓膜正常。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骨导尚好。声导抗检查鼓室压正常,镫骨肌反射消失。高分辨率CT可以清晰地显示中耳病变。先天性耳廓畸形、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常合并前庭窗缺如。

鉴别诊断

青少年耳聋患者应注意先天性听骨链畸形、前庭窗缺如的可能。下述临床表现及检查有助于诊断:①出生后即发现耳聋;②若只对患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患儿易被误诊为感音神经性聋,因此强调应该结合详细的纯音测听检查;③外耳道及鼓膜正常,但表现为严重听力障碍的平坦型或者上升型听力曲线,骨导尚好,有的患者骨导于2kHz处有Carhart切迹,根据发病年龄,可以与临床耳硬化症相鉴别;④高分辨CT扫描可以观察镫骨及砧镫关节等细致结构,辨析是否畸形,或者有无前庭窗缺如;⑤采用Hopkins鼓室窥镜检查中耳,可以明确诊断;⑥鼓室探查术是确诊的可靠手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