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斗

更新时间:2024-04-09 20:03

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雪线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积雪斑边缘的岩石冻融作用频繁而崩坍为岩屑,并在重力作用与融雪径流共同作用下搬运到低处,使积雪斑后缘、雪斑下的地面则逐渐蚀低成为洼地即雪蚀洼地。积雪演化为冰川冰后,冰川对底床的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刨蚀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

释义

冰斗(cirque,corrie,kar )由冰蚀作用造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峻的半圆形洼地。其出口向山坡前方,口上常有凸起的岩坎,整个地形似匙状。冰斗一般发生在雪线附近。是调查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冰斗虽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局限在发生过冰川的地方。利用冰斗底部的高程可以概略估计出当时粒雪线的高程。冰斗的高程和方向性受气候条件所控制。冰斗常由雪蚀坑发育而来。融冻作用和溯源侵蚀是冰斗扩大和加深的主要力量。

特点

山地冰川源头的漏斗状聚冰盆地。是寒冻风化、冰缘作用和冰川挖掘共同营造的结果。其底部较深,四周岩壁陡立,一侧冰川出口处有高起的冰槛。与浅盆状的雪蚀凹地明显不同。冰斗的形成与雪蚀作用有关,其前身往往是雪蚀凹地。 因雪线附近常年积雪,雪的补给丰富、冰斗均分布于雪线附近,故冰斗的分布高度,在同一地区都是大致相同的,并且均匀地向某一方向变化(升高或降低)。不同时期形成的冰斗高度,随雪线高度不同而异。在同一山地,通常有冰斗成层排列的现象。这是鉴别古雪线的位置及其变化的主要证据之一。雪蚀凹地同积雪有关,而雪线的存在与山地地形条件和坡向有关,故它们的分布是不规则的。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是一座高出冰斗底部达300米的角峰

形成

典型的冰斗三面环以高200一300米的陡崖,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称“冰槛”,底部低洼,冰斗主要在雪线附近的河源集水盆或山坡低洼处发展而成,因洼地常年积雪,雪地边缘频繁融冻风化,形成陡崖,盛洼地扩大,称“雪蚀洼地”,积雪逐渐加厚,发展成冰川,冰川对底床产生刨蚀,加深底部,在出口处有时形成坡向相反的冰槛;冰斗后壁因冻融作用和冰川,掘蚀作用而后退变高,这时即成冰斗。一般在坚硬岩石构成的山地,如花岗岩、硬砂岩和石灰岩等分布的山地区有较完整的冰斗地形;在页岩和其他软弱岩层的山地区冰斗欠典型,冰川消失后,冰斗积潴流水而成小湖,称“冰斗湖”。

分布

位于雪线附近由雪蚀凹地演化成的斗状基岩冰川侵蚀地貌。山岳冰川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主要由冰川在凹地中对底部和斗壁进行旋转磨蚀、刻蚀和拔蚀而产生。典型的冰斗由岩盆、岩壁和岩槛组成。底部为岩盆,平面呈半圆形,三面为峭壁相围,出口处有突起的岩槛,常可见羊背石。岩盆为封闭凹地,冰川消退后积水成湖,称冰斗湖。典型的冰斗大多发育在冰川作用时间长的海洋气候条件下;大陆性冰川区的冰斗往往缺乏岩盆。

按分布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两类。谷源冰斗分布位置高,一般大于谷坡冰斗,往往还有次一级冰斗分布其周围。冰斗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变成刃状山脊,称为刃脊。由数个冰斗包围形成尖状金字塔形山峰称为角峰,其发育程度是冰川地形发育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是山岳冰川最典型的冰蚀地貌,冰斗位于冰川的上部,呈半圆形的剧场形状或圈椅状,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冰斗底部是一个洼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