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战

更新时间:2024-05-19 17:22

伏击战是一种重要的战术进攻行动。事先通过侦察地形和敌方运动规律,确立伏击的地点,设立伏击圈,并预先部署必要兵力。然后当敌人进入或诱入伏击圈后,我方利用地形地物形成兵力的局部优势,对敌形成多面围攻之势,予敌以重大杀伤。

简介

伏击用伏击战打击运动的敌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价,换极大的胜利。伏击战,一般分为待伏与诱伏两种待伏,前者是在侦察到敌人出动的兵力、时间和必经之路后,预先设下埋伏,待机歼敌;后者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设伏,然后用少数部队诱敌上钩,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给予沉重打击;或者假攻一个点,引诱别的敌人前来增援,在路上伏击敌人的增援部队。伏击的对象,主要是敌战斗人员较少的运输队、车队、船队和零星小股分队,以及饥饿与疲惫不堪的战斗部队,以便速战全歼。

伏击的地点,一般选择在敌人必经之路上,能隐蔽地配置兵力和发扬火力,便于突然发起冲击、围歼和捕捉敌人,便于迅速转移,而不利于敌回击和突围逃窜的地点。

伏击战的行动要迅速隐蔽,严密封锁消息,搞好伏击地域的伪装.伏击战指挥要灵活果断,发起战斗要适时,火力要突然猛烈集中,趁敌人措手不及时,勇猛出击,速决全歼.遇到强敌时,不能达到速决,应给予火力杀伤后,隐蔽而迅速转移.

伏击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把兵力分为侧击、堵击、尾击三部分,以侧击为主,实行堵头、斩腰、截尾的战术。

经典战例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军攻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佯攻魏国都城大梁,诱使魏军回援。

为了增加迷惑性,孙膑采用了减灶之计,不断减少灶数,使得魏军误认为齐军逃亡严重,更加轻视齐军。孙膑利用魏军轻敌的机会,在魏军回援的必经之地——马陵埋下伏兵,马陵是一峡谷地形,一旦进入被围攻,被围方难以逃脱。

当夜,魏军进入伏击圈,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万弩齐发,给予魏军以重大杀伤,魏军主将庞涓见突围无望,被迫自杀。齐军趁胜追击,一举消灭魏军10余万人,获得了重大胜利。

七亘村伏击战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曾组织过多次伏击战,特别是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最为有名。一般而言,同一个地点的伏击战只能组织一次,但刘伯承将军却独树一帜,利用日军战术僵化的特点,出奇制胜。七亘村位于井(陉)平(定)小道的必经之地,从七亘村往东到石门,正好是10里峡谷,谷深数10米,底宽不足3米,地势十分险峻。刘伯承经过实地调查,选中了这个伏击阵地,随即命令第772团在七亘村附近待机。1937年10月26日拂晓,日军第20师团的辎重部队经过此地,遭到772团伏击,被打死打伤300余人,损失骡马300余匹。同日,刘伯承得到情报,日军将利用正太线向西进攻,而七亘村依然是日军的必经之地。27日,趁日军收尸的机会,八路军故意当着日军的面佯装撤退,造成七亘村无兵把守的假象,而772团绕了一圈之后,依然回到七亘村设伏。28日,日军后续部队经过七亘村时,再次被伏击,损失100多人。“兵不重伏”本是用兵的重要原则,而刘伯承反其道而行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