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违法

更新时间:2024-02-24 03:32

价格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构成条件

一般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价格违法的主体是价格管理相对人,即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第二,价格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是基于故意或过火而作出的,即主观方面有过错;

第三,侵害了价格法律规范所保护的客体,即侵害了合法的价格关系和价格秩序;第四,价格管理相对人从事了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危害后果。

表现形式

一、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价格违法行为。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价格法》规定,超越定价权限和范围擅自制定、调整价格的行为。

三、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价格违法行为。

四、经营者不正当价格行为。

五、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价格违法行为。

六、经营者拒绝提供价格监督检查所需要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

法律责任

价格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实施价格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价格行为或不作价格法律、法规、规章所要求的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价格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

1、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其承担的方式主要有: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法失职的公务员给予的惩戒措施,其形式有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制裁。《价格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2、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义务,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后果。其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3、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国家刑事法律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上应负的责任。

修订法规

2021年7月5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等方面法规,及时修改或废除不合理的行政处罚事项,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调整六类价格违法行为罚款额度,新增处罚上限规定,新增对电商平台、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国家行政机关收费的违法行为罚款规定,明确突发事件的哄抬价格等行为将从重处罚。

依法处罚

低价倾销

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低价倾销,扰乱经营秩序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基于成本或正当营销策略之外的因素,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价格歧视

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操纵价格

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价格欺诈

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构成价格欺诈,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销售、收购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牟取暴利

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